踏锦绣黔程,扬非遗风采

踏锦绣黔程,扬非遗风采

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年担当。为了解和弘扬非遗文化,2023年7月19日至 21日,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三都水族马尾绣调研小组来到了贵州黔南三都水族自治县,深入调查了当地马尾绣现状;借助自媒体、文稿等方式宣传马尾绣;切身感受马尾绣独特的制作过程;并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马尾绣的市场运营情况,从而更好地为乡村振兴助力。

感受非遗文化,弘扬求益精神

调研小组首先参观了马尾绣博物馆和水族文化博物馆,馆中珍藏有数百幅制作精美的马尾绣绣品。调查小组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欣赏了精美的马尾绣服饰、背带、荷包等文物,了解了马尾绣的起源、发展和传承历程。在参观过程中,我们听取了工作人员的讲解,亲手触摸和感受马尾绣的质地和独特工艺,并拍摄了大量照片以留存。马尾绣的精湛技艺和优美形式令小组成员赞叹不已。

在初步了解马尾绣之后,调研小组也深入体验了马尾绣的制作工艺。同时调研小组成员在当地绣娘的指导下,学习制作马尾绣。绣娘耐心指导成员,并且认为我们宣传马尾绣,对当地马尾绣的发展非常有益。在探索中成员了解到制作马尾绣的工艺并在亲身实践后深刻感受到马尾绣制作工艺的精细,体会到了水族人民的热情与智慧。

 

 
  踏锦绣黔程,扬非遗风采

成员向绣娘学习制作马尾绣 文英灿 摄了解绣娘难题,同舟共济求发展

此次行程中,调研小组也采访了当地的文旅局、宣传部、统计局,通过官方的介绍,成员了解到目前三都水族自治县约有三万多名绣娘,从几岁到八十岁不等,政府持续加大对马尾绣的支持,绣娘人数在不断扩增。绣娘人数的增加使一些原本没有收入的妇女有了收入,绣娘们的工作时间较为自由,使得她们能够兼顾家庭与工作,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绣娘们的家庭地位。

在对绣娘们的代表、马尾绣协会会长——韦应丽采访时我们得知:绣一副图案较大的绣片,收入大概在三百元左右。大部分绣娘一个月能够产出两三幅马尾绣绣品,但是其收入普遍在1000元以下,并不算高。绣一副30*40cm马尾绣作品需一两个月,耗时长。而绣娘们还要兼顾家庭,相比于外出打工,绣马尾绣所得不足以吸引她们将绣娘作为其专门职业。所以三都县绣娘虽多,但即时绣娘供给不足。

为解决其困难,调研小组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开发搓马尾线的机器,缩短耗费时间同时降低人工成本;二是提高马尾绣知名度,扩大销售量,吸引投资,增加就业;三是大力发展本地经济,政府加强支持力度。

 

 
  踏锦绣黔程,扬非遗风采

成员与韦应丽(右四)合照感受马尾绣现状,促进乡村和谐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马尾绣的现状,调研小组对水族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与当地绣娘、传承人和企业家进行了深入交流,观察马尾绣的制作过程,并收集大量相关资料。调查结果显示,马尾绣在图案上存在固化现象,虽然十分美观,但是马尾绣基本上只出现在女性服装上,实用性不高。正如凤羽公司潘总所说:“马尾绣的实用性较低,公司也在尝试创新,比如让马尾绣与包包、鞋子结合,从而提高它的销量”。对此,调研小组认为,要推动马尾绣的持续发展,仍需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来提高绣娘们的技能水平。

马尾绣经济状况并不理想,受三年疫情冲击,马尾绣产量和销量均大幅减少,由于经济复苏缓慢,马尾绣今年的经济情况并不乐观。所以调研小组认为推动经济发展也需要扩大工坊,帮助更多的妇女稳岗就业,并增加马尾绣出口渠道,增长马尾绣经济。当地也希望通过发展马尾绣来助力乡村振兴,但因为宣传对象范围小、多以当地居民为主,宣传效果不尽人意。在采访韦应丽时我们了解到马尾绣订单主要由政府牵头,表示“别人主动感兴趣就会找到我们”,而主动宣传意愿较低。在观看相关马尾绣视频时,我们发现部分马尾绣成品质量低、流量低,很难吸引人。

为了加强马尾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宣传,我们提议:需要主动与时代浪潮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还要发挥媒体、学校教育、典型示范的作用,扩大公众对马尾绣发展的经济价值的认知。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宣传活动,让马尾绣走出三都,走出贵州,未来走向国际。

支持马尾绣发展,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在对政府和相关企业访谈以及实地调查之后,调研小组得知当地政府、企业、居民们积极支持马尾绣发展。当地政府为传承人和绣娘们提供经济支撑和技能培训以及到与外界交流学习,拓宽思路,同时也运用互联网自媒体及旅游景区带动等方式宣传马尾绣,让马尾绣走进更多人的视野。此外,调研小组还关注了马尾绣在市场上的表现,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下,马尾绣的生产经营企业正逐步扩大,年产值稳步增长,品牌建设不断增强,发展也更加多元化。

政府从多个方面推动了传统马尾绣与现代技术、社会结合。一些与马尾绣有关的当地企业开始与绣娘合作,提供订单,帮助她们提高产量和收入并不断努力为马尾绣的销售创造更多的平台,提供更多的渠道。例如通过与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现代媒体与网络平台合作,包括直播、网红推广,提升马尾绣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帮助马尾绣有了更多的市场分量。当地马尾绣传承人努力探索新的设计理念,尝试在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元素,为马尾绣注入新的生命力,如把马尾绣与现代流行的国风结合,制成精致的箱包、手机壳、扇子等等,使其在保持美观的同时增加了吸引力和实用性。绣娘们也在不断学习,提升技艺并追求创新。

当地人大代表宋水仙、潘文甜十分关心马尾绣发展,多次在人民代表大会提案中提出促进马尾绣发展的建议。宋水仙提议马尾绣从娃娃抓起,让非遗文化走进高校,充分发挥教学功能。潘文甜提议让马尾绣与旅游业融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我们了解到有很大一部分居民认为马尾绣对当地经济和文化有很大贡献,而且大部分居民也愿意参与马尾绣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由此可见当地的普通居民也在关注并支持马尾绣的发展。为促进共同发展,当地各方纷纷表示愿意为马尾绣的发展贡献力量。

 

 
  踏锦绣黔程,扬非遗风采

成员采访凤羽公司潘总马尾绣是水族文化的一个符号,一个代表,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展现了水族人民的智慧和才华,还是我们了解和研究水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保护和传承马尾绣这一民间艺术显得尤为重要。让我们共同关注和支持马尾绣的传承工作,让这古老的艺术形式发扬光大,为我们的文化遗产增添更多光彩。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due.cn/news/5824.html

(0)
admin的头像admin
上一篇 2022 年 6 月 5 日
下一篇 2022 年 6 月 5 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