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学院学子三下乡:赴滁州市文化馆探索非遗

       近日我们滁州学院赴滁州非遗走访小队前往南谯区文化馆,开展宣传以及走访当地传统文化,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

  上午我们实践小队于南谯区文化馆大门口集合,到达目的地并联系了馆内的工作人员协助我们了解当地的文化,在工作人员以及馆长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许多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馆还欣赏了很多的相关文化作品,不仅非常感叹于古人的智慧,通过这次实践让我们了解到,保护非遗就是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
滁州学院学子三下乡:赴滁州市文化馆探索非遗   深深根植于民间沃土、代表着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存活于人们生产、生活之中的重要文化传统表现形式,这些文化都以一种特殊的存在世代相承,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可以说,传承老祖宗留下的瑰宝,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保护灿烂的非遗,就是留住我们共同的乡愁。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浓浓中华之情,是促进民族团结、保持国家统一的坚实基础。保护和利用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培育民族认同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贯穿着一条抵御时间消蚀力、保持民族文化连续性的血脉。
滁州学院学子三下乡:赴滁州市文化馆探索非遗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感是超越社会变迁、维系情感交融的特殊纽带。保护和利用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凝结和绵延,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

  凉亭锣鼓又称凉亭十八番锣鼓,流行于定远县能仁乡境内,鼓点自成派系,其独特的打击乐谱,从不外传,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鼓手演奏时身着彩服,头系红巾,腰扎彩带,乐队根据鼓手的手势,控制节奏和鼓点轻重,变换击法,在打击中变换队形,时蹲时跳,时进时退,有时还围成大圈,大鼓、大锣、大钗在中间,动感十足,鼓声时而急似暴风骤雨,时而轻似良宵月夜,动作有静有动,粗犷洒脱。可以原地打,也可以跳着打,十八番一气呵成。每逢庙会会期、节庆、丰收之余结集一起尽情敲打,宣泄自己的情趣,表现了江淮地区民众热爱生活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滁州学院学子三下乡:赴滁州市文化馆探索非遗   看到画面中的锣鼓乐队结集一起,尽情敲打,场面十分热闹。有的原地打,有的跳着打,风格独特,充分表达了江淮地域粗放的民风民俗风格,是我县流传至今古老民间打击乐。

  它让我震撼的地方是它历经数代传承,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财富,以生动朴实的形式内容综合反映了广大民众的生活情境、思想感情和追求,证明了中国传统的民间打击乐品种繁多。同时,凉亭锣鼓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趣味性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表现了广大民众粗犷、豪放的性格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凤阳唢呐是以唢呐演奏为主,民间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为辅助的演奏组合,是流传在淮河两岸的民间艺术。凤阳唢呐系皖中派唢呐,“三分像吹、七分像唱”韵味十足,“锡管子”的演奏更是全国罕见。以刘凤鸣、刘凤桐兄弟为代表的凤阳县唢呐艺术家,把凤阳唢呐吹奏艺术传遍全国,录制的唢呐曲目传遍了全国各地。他们俩的徒弟很多人已成为唢呐名家,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并使凤阳唢呐在中国民乐舞台占有一席之地。
滁州学院学子三下乡:赴滁州市文化馆探索非遗   据了解,为让凤阳唢呐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文化部门积极挖掘该项技艺的相关资料,并民间艺人的帮助下顺利抢救编辑成了《凤阳唢呐曲谱系列》一书。现如今,当地每逢重要节庆活动都会邀请凤阳唢呐艺人登台,还将该技艺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联合,试图迸发新的火花。

  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作为历史悠久的一门民间艺术,凤阳唢呐以其独特魅力讲述着一方天地百余年来的乡情故事,这一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必将在人们的精心守护与匠心探索中走得更远。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due.cn/news/5776.html

(0)
admin的头像admin
上一篇 2022 年 8 月 8 日
下一篇 2022 年 8 月 8 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