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论文】浅谈改革开放下的经济增长状况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迅猛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工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全省经济的中流砥柱。200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310.0亿元,在各省自治区中排名17位,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连续五年保持11.6%以上的增幅,整体经济继续在较高增长平台运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9.1亿元,增长8.2%;第二产业增加值4365.9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2855亿元,增长12.4%。三次产业构成为13.1:52.5:34.4。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8%、55.7%和36.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727元,增长11.7%但是,随着近年来电荒、水荒、土地不足等约束的加剧,工业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原先高能耗、粗放型、低成本的发展模式已经明显落后,产业结构升级刻不容缓。因此,我省正在进入新一轮的结构大调整和产业大升级阶段,其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我省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关键。,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改革,一、转变经济增长动力,   黑龙江省尽管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发达省份、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发展的意识还不够强。部分县市领导思想不够解放,胆子不够大,力量投放少,思路不够清晰,一些体制性政策性障碍还没有根除,发展存在畏难情绪,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几年过去,经济还是老样子,有的甚至萎缩。二是资金短缺的局面没有大的改观。一方面财政用于支持发展的生产投入能力过低,转移支付不足,多数乡村债务沉重,形成了死结,成为经济发展沉重的包袱,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另一方面一些银行金融服务缺位,金融机构受信贷规模限制,企业贷款非常困难,许多市场前景非常好、科技含量很高的项目由于缺少信贷支持上不了马。三是部分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县市反映《关于加快发展经济的若干意见》中对资金投入政策落实不到位,支持农村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交通等资金投入不足。一些强县反映《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扩大十强县(市)经济管理权限的决定》中的一些权限放得还不够到位,县级管理权限仍然太小,扩权的范围还不够大,自主决策和调控能力不强,发展的活力还不足。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现状要求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优先发展重工业,轻视农业和服务业,不仅破坏了经济结构的合理性,也让环境承受巨大的压力。这种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子孙后代福祉的做法应该被改变。,   两年多来,各县市在发展县域经济工作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大胆实践,勇于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第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走特色发展路线。近年来,一些县市在经济工作中,坚持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走出了不同的发展路子。概括起来,大体有三种发展类型。一是农产品加工型。双城、肇东、青冈、克山等县市,依托丰富的农畜产品优势,招商引资上大项目,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农产品加工形成的主导产业占县域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加快发展。二是资源开发型。如勃利、鸡东等县市,依托丰富的煤炭矿产资源,发展精深加工,走出了依托矿产资源,进行系列产品深度开发,壮大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的发展路子。如勃利县两年来全县各乡镇新上了特色资源开发项目14个,新产品的生产总量已占全县煤炭产业的 38.3%,煤炭企业工业增加值达到2.4亿元,同比增长130%,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50%,创税占财政总收入的51.4%。三是场县共建型。一些县市利用与农场、林业局毗邻,且经济发展互补的条件,开展场(局)县共建合作,走出了互补发展的路子。如望奎县,以良好的生猪生产为基础,垦区投资2.1亿元,建设北大荒肉业望奎加工厂,形成了年屠宰生猪200万头的加工能力,合作上大项目,推动望奎县生猪产业迈上了新台阶。,   第二,坚持以工促农,走统筹协调的发展路子。黑龙江省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下同)实现增加值3444.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连续六年保持13%以上的增速。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2837.3亿元,增长12.9%;集体企业增加值47.5亿元,增长12.2%;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821.2亿元,增长13.0%。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421.6亿元,增长13.8%;重工业增加值3023.2亿元,增长13.0%。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增加值3040.8亿元,增长13.0%;小型企业增加值404亿元,增长13.9%。重工业的发展带来财政上的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为政府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人力物力,政府加大对农业生产补贴,积极推广新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实现以工促农,优化经济结构,共同持续发展。,   ,二、实现经济增长的对策,   一是要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积极打造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环境和破解发展难题,通过改革创新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改革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之点。要着眼于体制机制创新,全力破解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动力和活力支撑。加快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依托科研机构,集聚人才和技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加速转化。要强化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充分释放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主体作用,扶持企业加快专利成果转化步伐。同时,要在培育创新主体、扶植创新产业、提升创新能力、营造创新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增强区域创新能力,通过科技创新园区和基地的打造,培育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竞争优势和实力。要积极培育创新人才群体,支持企事业单位、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建合作,最大限度地孵化创新人才群体,创造科技创新成果,催生经济发展动能,充分运用创新理念、创新人才、创新成果等创新因素,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要扩大内需,提高经济增长,扩大内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基点。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的双增长,通过内需增长来稳定和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和演变,国际市场变得越来越不确定,各种潜在的风险不断加剧,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甚至低迷,致使我国外需拉动作用不断走低,这就对我们如何发挥内需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提出了全新课题。因此,实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战略任务,必须要依托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利用我们市场块头大、刚性需求强、内需潜力足的优势,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经济自主增长,以此来弥补由外需不振带给我们经济增长、特别是经济质量效益提升的压力和挑战。要特别注重灵活运用各种政策导向、市场行为来更新消费观念、引导消费需求,同时通过加快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来提升消费能力,用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的“双增长”,激活经济增长,提振发展信心,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加快转变。要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投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要加大就业和各种社会保障力度,及时发放各种政策性补贴,平抑物价上涨压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得到实质性增长,为扩大内需、赢得发展获得充足张力。,   三是要更加注重实体经济发展,严加控制经济泡沫,实体经济直接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推动经济增长,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应对经济风险和动荡的坚实基础,更是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在抓经济促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扩大内需,还是调整结构,都要始终把实体经济这个重要基础性因素考虑进去、突出出来,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力发展以产业项目为主体的实体经济。要积极从发展民营企业甚至是中小微企业入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破解金融瓶颈,不断丰富和壮大实体经济群。积极发展以产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通过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各级政府要出台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为实体经济发展铺路搭桥。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点解决贷款融资难题,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只要我们紧紧抓住实体经济这个坚实基础,就一定能够从根本上提升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进而实现经济稳中求进,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参考文献,   张国红;王岩松: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的系统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04期,   王颜齐;郭翔宇: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经济增长:以黑龙江省为例[J];商业研究;2009年10期,   徐莉萍: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战略转变[J];当代经济;2003年11期,   记者 孙秀霞:黑龙江经济报;2007年,   代文;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张国红,冯暖: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增长——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J];商业研究;2004年24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due.cn/lunwen/9390.html

(0)
admin的头像admin
上一篇 2022 年 8 月 14 日
下一篇 2022 年 8 月 14 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