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精于“与时俱进”——由二次函数问题案例教学活动所感

二次函数章节是初中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分支”,在初中数学学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历来是中考试题命题的热点,也是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的重点,更是初中生学习活动的难点。在“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方程的两个根.(2)写出不等式的解集.(3)写出随的增大而减小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4)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的取值范围.”等二次函数问题案例教学中,本人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中考政策的内容,采用探究式教学策略、互动式教学策略等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知二次函数问题案例内容,找寻问题案例条件中存在的内在关系,指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让学生在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和师生互动中,认清问题设置意图,解决问题方法策略,掌握解决问题规律,使学生学习技能和学习素养等在互动、实践中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由此及彼,在初中数学其他章节教学中,教者在教学活动中,同样需要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学目标要求,采用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将学生学习技能、学习素养、学习品质等方面,作为课堂有效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和要求。有感于此,本人现对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从三个方面进行粗浅的论述。

   一、有效教学策略运用要紧扣学生主体学习实情

   教学活动的对象是学生,教师在教学活动方式的设置上,要始终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针对学生主体的学习实际情况。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活动“脱离”学生主体实际,则有效教学活动是“纸上谈兵”,不切实际。而学生个体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别,不同学生群体,教师就要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按照教学目标“三维性”要求,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设计出贴近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展示教学策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如在“三角形”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以往教学时不同类型学生在该节课中的学习实际情况,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上,采用层次性教学策略,在重点难点知识点内容讲解时,将重点放置在后进生学生身上,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在问题案例解答活动中,设置出“在梯形ABCD中,AB∥CD,(1)用尺规作图方法,作∠DAB的角平分线AF(只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2)若AF交CD边于点E,判断△ADE的形状(只写结果)”、“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点G是BC延长线上一点,连结AG,点E、F分别在AG上,连接BE、DF,∠1=∠2,∠3=∠4.(1)证明:△ABE≌△DAF;(2)若∠AGB=30°,求EF的长”等基础性、拓展性的问题案例,展示给三种不同类型学生群体,并组织开展合作互助学习活动。初中学生在分层性教学策略过程中,都能获得学习和锻炼的时机,都能获得发展和进步的功效。

   二、有效教学活动开展要坚持学习能力培养目标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授学生良好的学习技能,是教学活动实施的“初衷”和“要旨”。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坚持能力培养目标,将学习能力培养作为第一要务,贯穿落实与整个教学之中,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策略,把教学过程变为实践活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新课改要求,将能力培养作为首要任务,提供学生开展有效探究、深入思考、有效分析的充足“时间”,做好对学生实践弹指过程的指导,让初中生在有效教学活动中,获得学习技能、学习素养的双边提升。

   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学中,教师按照“能力培养第一要务”新课改要求,将能力培养落实于教学活动之中,在新知内容教学时,采用“先学后教”教学方式,教师设置探究新知内容的任务和要求,学生结合任务要求,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教师结合探究活动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点拨,在巩固练习环节,采用“合作—探究性”教学策略,组织学习小组开展探究问题案例活动,学生在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过程中,找出解题策略,得到解题方法,师生总结归纳解题规律。学生在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获得了锻炼和培养,较好的展现了以生为本,能力培养目标要求。

   三、有效教学实施过程要展现师生双边互动特征

   传统教学活动中,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将教师居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这一“主轴”进行“运转”,学生处于被动应付学习的“从属地位”,导致教与学之间相互“脱节”,各为其是,出现事倍功半现象。教育学认为,教学活动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唱”,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唱”。同时,新课程标准要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这就要求初中数学开展课堂教学,应改变教师与学生各行其是的“局面”,凸显教学活动的师生互动特性,设置出教师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有效交流的活动“载体”和“舞台”,让教师和学生的主导作用和主体特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培养,实现教学相长。

   如在“”探知新知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设置师生共同研究平方差公式的教学过程:

   师:提问,两个二项式相乘,在合并同类项前应该有几项?请举出例子.

   生:动脑、动笔探讨,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学生思考,两个二项式相乘,乘式具备什么特征时,积才会是二项式?

   生:思考探析。

   师:为两个二项式相乘,积会是两项呢?它们积有什么特点?

   师生互动总结乘法的平方差公式概念。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交流谈话等活动,对新知内容有了深刻的认知和掌握,并且师生在双边活动中,主导作用得到了有效地呈现,主体特性得到了有效锻炼,教与学之间实现了“无缝对接”,教学活动的双边活动效能显著提高。

   总之,在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按照以生为本、能力培养目标要求,贴合教材,贴近学生,将教学活动过程变为师生共进的过程。以上是本人在二次函数教学活动中,对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点滴认识和体会,如有不足,请予指正。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due.cn/lunwen/7685.html

(0)
admin的头像admin
上一篇 2022 年 10 月 25 日
下一篇 2022 年 10 月 25 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