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就业》|| 陈迪明:构建新时代高校高质量就业工作体系路径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三位一体”就业工作体系为例

【作者简介】

陈迪明,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点群体,大学生的就业质量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民生福祉和国家未来。目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我国经济恢复不稳固、不均衡,经济发展承压前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减弱,大学生群体存在慢就业、不就业等择业观念误区,使高校就业工作面临严峻形势与新的挑战。高校应准确把握新时代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整体性构建就业协同联动体系、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就业服务保障体系,全方位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

【关键词】

高校;高质量;就业工作体系

【文本引用】

陈迪明.构建新时代高校高质量就业工作体系路径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三位一体”就业工作体系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3(06):34-39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1158万。当下国际环境更趋复杂,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相关行业受到冲击较大,各类企业、社会机构等市场主体发展受限,旅游、文创、房地产、教育培训等行业深度调整,社会岗位供给不足。我国经济继续承压前行,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形势依然严峻,经济社会复苏尚处于过程中,市场化社会化有效需求不足,毕业生求职就业心态更加多元化,部分毕业生就业求稳心态增加,偏向于“体制内就业”;少数毕业生抱有慢就业、不就业的消极想法,甚至存在“躺平”思想,表现出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差异与迷茫。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全力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是高校理应承担的重要任务。华中师范大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扎实开展“有温度的教育”,系统构建协同联动、指导教育、服务保障“三位一体”就业工作体系,有力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推动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中融入国家发展、实现人生价值。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就业协同联动体系

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学校、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多种社会主体,也关涉高校招生录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方面。新时代高质量就业工作体系构建,应注重加强各类社会主体与高校育人育才各环节的协同联动与贯通融合,形成全方位、高效化、整体化的就业协同联动体系。

(一)推进“班子带头、部门统筹、学院主抓”就业协同机制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高校要把毕业生就业作为“国之大者”。贯彻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压实责任链条,畅通体制机制,积极开展书记校长“访企访校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校领导带头示范,基层学院组队拓岗,千方百计扩大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岗位。实行就业包片联系机制,职能部门下沉督导,定期通报毕业生就业进度。就业部门坚持“标准研制、全程监管、绩效评估、贴心服务”职能,编发年度就业质量报告,开展就业质量评价考核,梳理业务清单对标落实。推进就业工作重心下移,实行项目为基础的经费管理制度,加大向就业成效显著的基层学院激励力度。基层学院对照年度就业清单,结合专业开展“五个一”常态化工作,即主讲一个专题、开拓一次市场、协办一项活动、选树一名典型、编制一份报告,以务实举措守住就业基本盘。

(二)搭建“学校、政府、企业”就业联动机制

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协同联动,高校应加强与政府、企业的深度合作,争取地方政府政策与资金扶持,争取企业平台项目支持,依托学校就业部门、培养单位、用人招聘单位及各类社会机构、社会团体等主体,建立多层级、全方位、一体化的就业工作协同联动机制。利用“我选湖北”“学子留汉”“才聚荆楚”等政策性平台,邀请企业资深HR、人才服务机构高管等开展线上线下立体化就业指导,进行行业现状分析、职业生涯规划、岗位能力提升、安全生产教育等方面辅导,帮助毕业生进一步明确职场方向、适配就业岗位。对接基础教育场域,加强优质生源、实习就业基地建设,统筹“实习实训+招聘宣讲”布点布局,与重点企业共建实习实践、卓越工程师等基地,加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利用就业宣讲会将理想信念和职业理念教育融入招聘宣讲,充分发挥就业招聘在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方面的外溢效应。

(三)深化“招生、培养、就业”反馈调整机制

高校就业工作涉及招生、培养等教育教学环节,三者之间需要做到信息互通、工作互动与动态互享。高校应适时优化调整新高考后的招生录取机制,探索基于全国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途径,稳步增强高校专业设置培养与高中学习、全国高考等要素的关联性。调整完善年度招生计划分配,不断优化省份区域、培养单位与学科专业联动的招生结构,促进人才培养主动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积极对接国家基础教育战略需求,高质量完成“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等任务,培养基础教育“大国良师”。稳步推进学生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不断优化专业设置与培养环节,做好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定期向招生录取、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环节反馈,切实推动招生培养就业“三联动”机制有效运行。搭建人才培养的需求预测、预警以及就业监测反馈的信息系统,实行毕业生就业与行业产业人才报告制度,实行专业设置“红黄牌”调整,对培养质量不高、就业质量不好的专业进行动态调整。

二、分层分类引导,构建就业指导教育体系

就业指导教育是提升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环节。当前,高校毕业生主要以“00后”“90后”为主体,他们对社会的接触、人生阅历有限,对就业市场缺乏深入了解,对未来职业缺乏长远规划,在就业观念、择业心理、求职技巧、工作技能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导致求职面试时效果不佳,亟需学校提供分层分类的就业指导教育。教育部指出要“建设高质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应从就业价值引导、生涯发展教育、毕业主题教育、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等方面,全面发挥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的作用。

(一)深化价值引导教育

高校应强化价值引领,创新思政教育方式。帮助毕业生科学客观地了解当前就业形势,用正确的价值标准树立端正的就业观念,特别要倡导“小地方可有大作为”的思想。[1]组织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大会,解读国家政策坚定求职信心,引导毕业生了解就业形势,全面客观分析自身情况,克服“慢就业”“懒就业”心态,推动就业工作有效开展。组织就业推荐座谈会,邀请教育主管部门、重点对口企业、专业行业协会,与毕业生分享职业经验,盘点市场就业动态,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找准定位、主动出击。发掘专家“职”慧,利用“就业大讲堂”“就业团队辅导”等方式,邀请校外专家解读就业政策,鼓励毕业生把个人发展融合国家大局。

(二)优化生涯发展教育

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充分除了受国内外环境、经济发展承压等因素影响外,毕业生缺乏科学的生涯规划也是重要因素,高校应结合学科优势、学生实际不断加强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开展本研新生群体全员生涯测评及生涯意识唤醒,推进生涯规划书设计大赛、生涯体验日、学涯导航月、桂子师说、学习技能训练营等项目建设。坚持以“金课”标准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师范生生涯发展》等课程,加强生涯课程教师、咨询师、朋辈导师等三支队伍的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进一步发挥“职途”国家级生涯咨询室辐射效应,依托学习发展中心加强学业辅导。

(三)强化毕业主题教育

毕业生主题教育活动,是高校提升就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强调要“健全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体系,开展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2]高校应加强毕业主题教育设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毕业主题教育活动。组织优秀毕业生报告会,向低年级学生传授大学生活学习、求职考研等方面的经验,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举办“桂苑之歌”爱心文艺汇演、毕业晚会、南湖杯足球赛等文体活动,开展毕业系列演出季,缓解就业心理压力。举行毕业典礼强化典礼育人,邀请毕业生家长观礼,通过师长寄语、学位授予、合影留念等方式鼓励毕业生学以致用、报效国家。开展“感谢父母养育我”“感谢老师教育我”“感谢社会温暖我”感恩系列教育,发挥圣兵爱心社等社团组织作用,建立爱心超市,开展勤工助困,募集毕业资源资助贫困学子。举行“毕业生午餐会”“我向母校献一策”等活动,广泛征集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治理管理、事务服务、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以毕业之心促学校发展。

(四)细化就业指导教育

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既需要毕业生全面提升求职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更需要高校加强顶层设计,不断细化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就业育人支持体系,各地各高校要把就业教育、就业引导全面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3]高校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全面统筹开展各级各类就业指导教育。优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教学模块由职前教育向入职教育延伸,教学目标由提升就业能力为主向提升职业发展能力为主转变,教学方式由理论讲授向实践训练转变,构建“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求职就业实用技能指导+就业实习实训+职场适应”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教师求职:应聘与行动》《研究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生自我营销》《大学生通用学习能力》等精品课程,打造以通识课程为主、就业指导工作坊为辅、就业个性化咨询与“送课到学院”点面结合的课程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宏志助航计划”就业能力培训,大力推进毕业生就业指导、咨询、能力训练全覆盖。优化由就业部门人员、学院政工干部等担任就业指导教师的单一结构,探索“学院管理干部+校内专业教师+业界专业人士”的结构模式,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内外联动、业务精湛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举办就业小讲堂,举行简历制作比赛、金牌求职比赛等实战性赛事,强化“宏志助航”培训基地职能,加强“华公教育工作站”“学子留汉工作站”建设,推动就业指导“一院一品”,培育打造特色鲜明的就业品牌。坚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扎实开展双创专题培训讲座,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双创赛事,积极开拓创业思维、提升创业技能。

三、全面提档升级,构建就业服务保障体系

全面高效便捷的就业工作服务,是高校保障毕业生顺利就业、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的润滑剂。高校应建设一支高素质骨干队伍,不断开拓就业市场,着力打造智能就业平台,充分开展就业招聘项目,深入实施就业困难帮扶,持续提供毕业跟踪服务,全面构建就业服务保障体系,有效提升学校就业工作水平。

(一)配齐建强就业骨干队伍

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离不开高校就业骨干队伍的咨询指导与帮扶服务,着力构建高素质专业化就业工作队伍,为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建强就业指导队伍。为毕业生及时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和就业前景,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性格等方面指导。二是建强辅导员队伍。宣传党和政府关心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方针政策,帮助毕业生增强顺利就业信心;引导毕业生把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正确处理个人和国家、社会的关系,到基层、到西部、到艰苦生产一线去工作,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祖国前途命运。三是建强心理咨询师队伍。针对求职过程中出现的困惑、焦虑、负面情绪等问题进行疏导,逐步增强心理调适和社会适应能力。四是建强学生党团干部队伍。重视发挥学生党团干部在毕业生教育中的作用,将党性教育与毕业教育有机结合,动员毕业生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二)全面开拓多维就业市场

就业市场开拓的广度、深度与质量,是为毕业生提供充足就业岗位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应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两种方式,建立学校主管、学院主抓、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市场开拓机制,拓展共建共享市场资源体系,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招聘服务平台。学校领导班子带头推进“访企访校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主动走向园区、走进学校、走访校友,开拓更多市场化社会化岗位资源。有序推动基层学院、专家学者访企访校拓岗,结合学科专业开发有针对性的就业岗位,提高学生素质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健全就业激励机制,积极争取专项经费,开展就业工作奖励,吸引更多政府、院校、企业、机构提供就业岗位。建立健全就业协同促进机制,支持基层学院灵活制订办法措施,充分调动研究生导师、校友院友促就业的主动性积极性,有针对性地丰富就业岗位供给。倡导发起25所师范院校组建“中南高师院校就业联盟”,推动建设以高校为主体的资源共享、市场共建、社会参与、立足中南、辐射全国的区域性高层次就业市场。制定就业基地建设计划,在就业需求量大、吸纳人数多、综合效益高的单位和地区建立就业基地,同时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基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开展基层就业引导推荐活动,持续推进“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大学生村官计划”等基层项目落地落实,讲好讲透基层就业政策,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三)着力打造智慧就业平台

信息化是提升就业服务的技术手段,是打造智慧就业平台的关键技术。高校应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就业平台的数字化、移动化、智能化水平,“紧密对接用人单位、行业协会与第三方用人平台,整合就业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精准匹配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与毕业生的应聘需求”。[4]借助信息化赋能,搭建“互联网+就业”一站式智慧就业平台,发挥教育部“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效能,通过学校“智慧学工”“就业信息网”“华大就业帮”小程序等信息化载体,实时发布岗位信息、求职技巧、创业政策、劳动法律知识及生涯规划指导等,为学生提供时时可用、处处可学的指导服务场景。建设“校园招聘综合服务平台”,设立供需双方“自助服务专区”,实现“单位资格审验—招聘信息发布—招聘场地预约—招聘进程反馈”无缝对接。建设“远程面试亭”等招聘签约载体,提升远程视频面试负载,不断提高网上签约系统效率,推动“信息发布—远程视频面试—网上签约—报批备案”一站式服务。推进“就业质量分析、监测及评估系统”实现就业数据共享,致力构建大数据背景下的就业质量反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机制。

(四)认真组织就业招聘项目

毕业生早就业、就好业,需要高校持续不断地协同校内外用人单位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组织实施各种就业招聘项目,与毕业生求职者无缝衔接、精准对接。学校每周举办小型校园招聘会,每月邀请各地用人单位举办大型招聘会,建设“周五双选会”“校友招聘季”等常态化招聘平台,形成点面结合、多措并举的招聘会生态。引导鼓励毕业生留在武汉、才聚荆楚、前往粤港澳长三角等国家战略地区就业创业,切实做好“三支一扶”、政法系统、外交系统等政策性强的就业项目。制订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激励方案,举行基层校友事迹报告会,加强就业育人成果宣传,推动基层就业共建合作项目,吸引更多基层单位来校招聘。加强就业跟踪反馈,建立健全基层就业校友数据库与在线交流平台,安排专业导师为基层就业学子提供专业支撑,帮助毕业生在基层安得下心、扎得下根。

(五)精准实施就业困难帮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成长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价值观的多元化致使部分学生无法坚定理想信念,精神匮乏,耐挫和抗压能力差,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极易陷入自我怀疑和迷茫的负能量之中”[5]多方面的压力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出现了新的困境。[6]社会转型期的压力,导致高校毕业生中出现部分困难群体,面临求职就业有些无从着手。探索建立“学校—学院—辅导员—班导师—朋辈”五级帮扶机制,扎实开展毕业年级“五必谈”,对心理困难、家庭困难、就业困难学生建档立卡,实行“一生一策”“一岗一策”,有针对性开展“一对一”帮扶,在观念引导、心理疏导、技能辅导、岗位指导等方面精选精准帮扶。对就业自信心不足学生,有效利用谈心谈话、关怀慰问、情感疏导等方式排解心理压力,调整就业预期,提振求职应聘自信心和战斗力。对家庭困难学生,开展“春风助你行”活动,根据就业创业实际困难,及时发放就业补助补贴,从经济上为毕业生就业创业“雪中送炭”。对就业技能薄弱学生,发放“找工作指南”“就业20问”等咨询资料,分层分类开展求职简历制作、就业信息检索、就业岗位筛选、个人自我营销、多维面试技巧等专项培训,全过程提高毕业生就业技能。

(六)持续提供毕业跟踪服务

高效组织毕业生离校与持续提供跟踪服务,是衡量高校就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高校职能部门和培养单位要从方便毕业生的角度出发,主动为毕业生开展校院协同、部门联动、程序简化、快捷高效的“离校直通车”服务,提高毕业生离校赴岗的体验感。职能部门开通毕业生专门窗口和绿色通道,专人专项、跟踪服务,对证件补漏、手续结清、派遣投递等快办精办,各部门在给毕业生办理补漏、提供全口径全天候的毕业服务。培养单位组成毕业工作专班,加强离校教育,做好状态跟踪,沉淀母校情谊。毕业生离校后,做好就业派遣与核查统计,做好历届毕业生跟踪服务,形成毕业历届毕业生职业发展跟踪报告,为实现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供决策咨询。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due.cn/jiuye/3305.html

(0)
admin的头像admin
上一篇 2023 年 7 月 13 日
下一篇 2023 年 7 月 13 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