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就业》|| 朱凌云,陈振,欧萌:转观念与强赋能同步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作者简介】

朱凌云,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学生发展,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等;

陈振,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学生教育管理,大学生就业;

欧萌,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学生教育管理,大学生就业。

【摘要】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关系到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高校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就业育人融入人才培养和“大思政”格局,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择业观,搭建赋能平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关键词】

观念;赋能;高校毕业生;就业育人

【文本引用】

朱凌云,陈振,欧萌.转观念与强赋能同步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3(05):03 – 07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据统计,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市场的主力军之一,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能够为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六稳”“六保”政策的必要举措,也是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每一名高校毕业生身后关系到一个家庭,尤其是对于困难家庭来讲,毕业生早就业、就好业成为解决家庭后顾之忧的最大助力。当代大学生生逢其时,舞台无比广阔,前景无比光明,既要立大志怀抱梦想,更要重行动脚踏实地。大学生个体的努力付出无可替代,高校的因材施教更是至关重要,体现在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体现在人才培养和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从中央部委到各级地方政府,再到各个高校,都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一把手”工程,从上到下出台了系列工作举措,在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强化不断线就业服务、简化优化求职就业手续、着力加强青年就业帮扶、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等方面,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有效缓解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需要认真对待。

(一)毕业生规模保持高位

进入新世纪以来,基于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背景,高等教育从最初的急剧扩招,到后续的继续扩招但幅度放缓,再到提出把高等教育发展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1]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据教育部数据统计,到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超过1000万人。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阶段,预计高校毕业生人数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高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成为了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显著

伴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企业“招工难”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由来已久。总体来看,高校毕业生已成为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主要群体,但存在技术技能型人才“产能不足”、理论学术型人才培养“产能过剩”、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2]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于第二、三产业,且以第三产业占比最高,第一产业占比最少;就业地域以东部地区、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占比最高,选择到基层、乡村等急需高素质人才的地区就业的毕业生规模较小。[3]近年来,在世界进入新的动态变革期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影响下,毕业生求稳心态增强,更多表现在对体制内岗位的偏好度增加,“考公热”居高不下,同时希望以高学历匹配高质量就业机会,“考研热”持续升温等。

(三)就业节奏呈放缓趋势

近年来,“慢就业”大学生群体日渐增多,其中以本科生为主。从积极意义上看,该现象是青年学生追求高质量就业的表现,在没有中意的就业或深造机会时,他们或者备战考研考编、做留学准备,或者选择游学、支教、学习感兴趣的技能、尝试创业,也有人通过先兼做网络博主、写网络小说或剧本杀创作等,为自己积累一定的生活基础,在过程中思考和发现自己的能力特质和人生方向。但也不乏有部分大学生对自身兴趣爱好、能力素质、就业形势、生涯规划等认识不足,对求职地域、行业、单位、职位等期望较高,存在懒惰和观望情绪,还存在认知上的一些误区,认为只有在一线大城市、党政机关、国央企事业单位等才算是成功的职业选择,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灵活就业等存在“自动屏蔽”现象,对服务基层和国家发展战略认识不足、热情不高,从而容易出现“有业不就”等现象。因此,在尊重个体选择的同时,我们更需注意避免因“慢就业”演变为“懒就业”,造成教育和人力资源浪费等问题。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挑战

就业形势既有宏观层面,更存在于微观现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一)经济增长速度相对放缓

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经济发展速度直接影响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同时,中国经济韧性强劲,被外媒视为世界经济的“希望”所在,将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动力”。[4]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和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最大主体,是重要的就业稳定器。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2021)》显示,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在单位就业中的占比分别为35.2%、 25.0%和6.6%,保障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良好有序发展才能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局面。

(二)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存在矛盾

随着国家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带来了人才需求的变化。近年来,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但仍然存在部分专业布局、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设计、教育教学实践等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问题。大学生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重要原因在于高校的人才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割裂、脱节,主要表现在供给与需求的类型结构性矛盾、层次结构性矛盾、专业结构性矛盾。[2]

(三)就业期望与就业现实存在差距

随着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家庭或重要他人的期待与支持,90后、00后大学生有了更好的物质基础,更高的就业预期、更具弹性的选择空间和周期,他们对薪资福利、发展前景、稳定性、工作条件、工作强度等都有较高要求。受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和国内外经济承压等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求稳心态、“一步到位”心态倍增,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央企等岗位就业意愿强烈,但经过近三年连续扩招,体制内岗位规模空间已经有限。同时,社会评价对大学生就业择业也有重要影响,抖音、哔哩哔哩、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兴起在便捷信息交流的同时,也带来了频繁的“社会比较”,容易引发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并对就业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就业期望在面对就业现实的落差时,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就容易导致就业机会成本增加和人力资源浪费。

三、促进高校就业育人工作的对策建议

缓解就业难问题依赖于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政府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然而,由于政策和市场的反馈和调节有滞后性,一方面,高校要深入推进就业育人,融入“大思政”育人格局,一二课堂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尽全力帮助学生早就业、就好业;另一方面,破解问题的“锲子”从学生个体着手更为实际,每个学生都能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拥有真才实学,获取各项求职技能,更关键的是转变观念,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理想职业。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学校要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把做好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将就业育人纳入学校思政工作体系统筹规划、统一推进。开展党史团史学习教育,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等,将职业道德和职业规划教育融于专业学习,通过教师言传身教、先进典型事迹宣传、田野乡间调查、实习实践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客观认识社会实际、时代潮流、国家需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基层、投身军营,到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领域就业创业。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推动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更需要社会、家庭、高校和个体的共同努力。社会要营造关心关爱青年人成长发展的文化、舆论氛围;家庭要从小培养孩子积极向上、踏实勤奋的品格;大学生更要涵养自己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健康、积极、理性的身心。态度、观念的改变是成功的开始,大学生对自我、职业和环境有客观的认知,特别在求职过程中,要保持平实之心,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找准定位,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达到合理预期下的尽早尽好就业。

(二)主动搭建学生赋能及多维助推平台

1.搭建就业云平台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校招的新变革,招聘模式从原先的传统线下招聘变成了线上线下同步进行,高校就业信息化手段的跟进势在必行,因此要借势主动应变、改革创新,实现校园招聘工作全面线上化,结合毕业生求职特点和用人单位校招需要做好设计,充分与线下传统校招模式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更加契合用人单位校招需求和毕业生求职节奏的校园招聘新模式。

线上线下高效融合科学设定校招方案。根据毕业生求职特点和用人单位招聘节奏,不同的校招阶段侧重点不同,有针对性的设置不同的校招方案。毕业生求职初期和用人单位网申期间,校招组合以网络双选会和线下宣讲会为主,并适时增加网络双选会举办频次,最大限度提高毕业生的简历投递量;毕业生求职关键期和用人单位面试阶段,以线上职位视频面试和线下双选会为主,线上线下渠道畅通,为毕业生创造更多面试机会。“一企一策”精准对接契合雇主校招需求。主动出击、精准对接用人单位校招需求,并根据不同用人单位现实情况,“一企一策”为不同用人单位量身打造不同的校招组合。针对招聘量较大的京内单位,建议采用空中宣讲+线下面试的校招组合,充分运用新技术手段优化校招流程,不断提升校招效率;针对招聘量较少的京外用人单位,建议采用空中宣讲会+职位视频面试的校招模式,避免用人单位因地域限制和岗位量少等原因放弃进校招聘,千方百计为毕业生争取更多的校招资源。

通过不断促进线上线下校招渠道的高效融合,并实时研判就业市场形势,适时调整校招策略,让学校整体的校招方案更加契合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校招的现实需求,做好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双向引导,用更高效的新技术、新手段,用更科学的新方法、新思路,为毕业生争取更多的校招资源,助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

2.多渠道高质量开源拓岗

以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对接准、保障足、维系好”的工作思路,落实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同时带动二级学院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财经院校特色优势,不断巩固校园实习与就业市场建设成效。通过大力引入多行业、多地域、多性质、多规模的企业来校举办专场招聘会、双选会,吸引大型优质企业组团进校招聘,联合相关单位举办专场双选会。进一步深化校企校地合作,与单位签署共建协议,开展实习见习基地建设,稳固重点用人市场。同时为最大限度平衡供需两端结构性矛盾,解决毕业生“求职难”和用人单位“校招难”的结构性问题,学校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效应,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双向引导,将合适的毕业生推送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一方面依托就业信息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技术手段,不断丰富与创新校招模式,为用人单位提供更多个性化校招选择,同时根据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一企一策”设置不同的校招方案,提高用人单位校招效率,帮助用人单位更好的挖掘到适合自己岗位的毕业生;一方面开展精准推荐专项工作,借助依托校院两级工作队伍,不断适时调整毕业生求职期望,同时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及时响应、定向发力,向用人单位精准推荐毕业生。

3.精细化提升就业指导服务

坚持“致广大”与“尽精微”相结合,因人施教,因时施为,分类施策,不断优化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指导体系。用好一课堂重要育人阵地,结合最新教育实践,开好大学生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类课程,在思政课、心理健康必修课等设立就业形势分析、职业规划引导等系列专题。契合校园招聘节奏,引入用人单位、校友等专业资源,针对性提升毕业生的行企职认知和求职技能。举办生涯规划、模拟求职大赛等,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到企业、地方、基层实习见习,了解真实的职业场景。加强困难学生群体的兜底帮扶,摸清、建好动态管理台账,用好教育部宏志助航计划的平台资源,同时开展专题就业力提升实训营等做好细分指导。

在做好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普适性教育的基础上,学校还要聚焦学生的个体特点和需求,加强个体针对性指导。学校和各院级培养单位可以结合学校特色、学科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等实际,设立特色职业发展工作室,培育建设专家化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团队,通过专业化的生涯测评、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帮助学生解决自我认知、职业探索、决策与行动等问题。

4.加大创新创业支持

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能够有效拉动就业。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9月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从人才培养、优化环境、加强服务平台建设、落实财税扶持政策、加强金融政策支持、促进成果转化、加强信息服务等方面做了规划部署。[5]高校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创新创业成果展、项目路演、实地研学等方式,营造创新创业积极氛围,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企业家精神,提升创新创业能力;要利用众创空间、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园等,组织实施创新创业政策宣讲、培训指导、交流分享、投融资服务对接等,降低大学生创新创业门槛,链条式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发展;要促进科教融合协同育人,促进创业企业科研成果转化和保护,形成产学研良好循环。

(三)就业导向推动人才培养改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将人才潜能转化为人才势能的关键环节。要搭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推动就业状况与学科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制定三方面工作有机联动,将就业结果作为学科专业调整、招生计划编制的重要衡量指标。强化就业工作作为国家和社会需求“传声筒”效应,将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和毕业生社会评价有效反馈至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调整专业布局,增加复合型、交叉型专业培养,深化专业综合改革。

四、结束语

青年强,则国家强。高校要履行好人才培养的职责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把人格的养成、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责任在肩,使命光荣,大学生要把握珍惜在校时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全面提升科学文化水平和就业求职技能,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让青春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参考文献:

[1]陈思静.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就业与保障,2021(15):194-195.

[2]马世洪.以供给侧改革破解大学生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J].中国高等教育,2016(10):16-17.

[3]岳昌君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2021)[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57,62,76-77.

[4]李嘉宝.中国将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动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1-02.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Z].2021-09-22.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due.cn/jiuye/3234.html

(0)
admin的头像admin
上一篇 2023 年 8 月 24 日
下一篇 2023 年 8 月 24 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