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就业》|| 郭勇:高校选调生工作提质增效对策研究——四川大学选调生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简介】

郭勇,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摘要】

高校做好选调生工作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四川大学高度重视选调生工作,建立了“机制保障、教育引导、选拔培训、激励关心”四位一体的选调生就业服务工作机制。本文结合四川大学近年来加强选调生工作的实践探索,在深入分析选调生工作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思想引领、精准赋能、跟踪培养等方面提出加强和改进选调生工作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

选调生;人才培养;大学生就业;干部队伍

【文本引用】

郭勇.高校选调生工作提质增效对策研究——四川大学选调生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3(05):15 – 19

自选调生工作开展以来,高校为各级党政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及基层治理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选调生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目前,我国已进入国家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党的二十大擘画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立足新征程、对标新要求,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更需要加强和改进选调生工作。

一、新时代做好选调生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做好选调生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政治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大任务。选调生工作是党中央为着眼干部队伍长远发展而实施的一项战略工程,是党中央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把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从高等院校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为各级党政机关储备后备力量,是新时期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源头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有力举措和政治责任。

(二)做好选调生工作是坚持“四个服务”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

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的后备人选,选调生犹如春起之苗,学识高,有干劲,善创新,是党的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生力军。选调生既代表着当代优秀青年大学生的形象,也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为各级党政机关部门输送选调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干部队伍的建设更加凸显选调生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也赋予了高校人才培养更神圣的使命。做好选调生工作,是高校践行“四个服务”,用实际行动去回答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对高校人才培养、大学生就业意义深远。

(三)做好选调生工作是培养又红又专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

青年学子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要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要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要立志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要将青春置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新时代做好选调生工作,鼓励更多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家国情怀的优秀青年学子投身基层,把实现个人价值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有助于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远大理想抱负,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把握时代方向、施展个人才干、实现人生理想,成长为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选调生工作的历史沿革和现状

(一)高校选调生工作历史沿革

选调生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1965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分配一批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指示》,开启了选调大学毕业生到基层锻炼成长的工作。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迈进,为贯彻落实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要求,强化选调生工作机制,1983年8月中组部出台《关于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的通知》,强调各地每年应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重点培养锻炼几年后,择优选拔到适当的领导岗位,从而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年轻而又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党政领导干部。2000年1月中组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工作的通知》,文件进一步对选调生的选拔条件和程序、选调生的培养和管理工作等作了详细规定和要求,强调选调生工作对于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增强基层干部队伍活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加强领导班子及其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意义,从此开启了高校毕业生规范化、规模化选调工作。

(二)高校选调生工作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干部队伍建设高度重视,从确保党的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高度,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2016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要求,鼓励各省市相关部门创新政策措施,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2018年4月,中组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选调生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是党中央着眼干部队伍长远发展而实施的一项战略举措,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源头工程。同时,意见还要求,做好选调生工作要突出政治标准、规范工作程序、加强教育引导、坚持严格管理。此外,各省(市、自治区)也相继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如四川省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选调生工作的实施意见》。

随着选调生工作不断推进,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光荣使命的高等学校,高度重视选调生工作,在宣传引导、教育培训、推荐选拔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选调生工作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探索实践,各高校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选调生工作政策举措,如北京大学出台了《关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的意见》,华东师范大学颁布了《华东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选调生工作方案》。大批高校的优秀毕业生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加入到选调生队伍中,并逐渐成长为各级党政机关年轻干部队伍的优秀人才。

近年来,学生报考选调生的人数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名校毕业生“选调热”的话题也受到社会关注。据中国青年报2021年6月26日报道,北京大学选调生签约人数首次突破800人,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从2010年起,已为全国输送选调生2200余名。清华大学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21年应届毕业生中,200余人赴西部、东北地区基层公共部门就业,其中到四川的选调生超过50人。可以看出,投身选调、扎根基层、服务人民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选择之一。

三、四川大学选调生工作实践探索

四川大学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高度重视选调生工作,将其作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四个服务”办学方向,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积极投身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纳入学校毕业生就业重点工作加强谋划推动。持续践行“早发现、早培育、全程跟踪、全程关爱”的工作理念,建立了“机制保障、教育引导、选拔培训、激励关心”四位一体的选调生就业服务工作机制。

(一)制度政策出实招,长效机制有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选调生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委书记任组长,专设选调生推荐工作小组,以组织部、党政办、校团委、学工部、研工部、就业指导中心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认真做好选调生的选拔、培养、推荐和输送工作;二是强化建章立制,学校陆续出台《四川大学关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四川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选调生工作的实施办法》,校院两级党组织高度重视选调生工作,建立校院两级工作体制机制,深入实施“明远英才”选调生储备人才计划,着力完善选调生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三是上下贯通,充分发挥各学院党组织在基层就业工作中的选拔培养和审核把关作用,将学生到基层就业工作情况纳入对学院的目标考核,建立起完善的选调生工作长效机制。

(二)教育实践双加强,引导学生立大志

学校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把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全过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学生面向基层、服务社会。一是强化思想引领,在录取通知书和新生入学教育中加入“生涯规划”板块,强化选调生等基层就业项目的宣传教育,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江姐、毛英才等革命英烈校友的榜样力量,教育青年学生学习革命先辈崇高精神,多为党和人民事业做贡献,引导学生面向基层、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二是优化课程内容,通过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形势教育,分析国内外政治经济和就业形势,引导教育学生担当时代责任,弘扬报国之志;三是网络升级打造,形成立体化信息网络矩阵,从“点对面全方位覆盖”到“点对点精准推送和反馈”,让学生对各省市选调生政策早知道、早了解;四是强化典型引领,组织举办优秀选调生校友线上线下分享会,在“川大就业”微信公众号开辟专栏,采访报道选调生就业典型,发挥榜样示范、朋辈引领作用。

(三)选苗育苗早实施,岗前培训扶上马

一是加强骨干选苗储备,校院两级围绕选调生选拔标准,有意识、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从低年级学生中发现政治素质高、道德品行好、学习能力强、群众基础过硬、有志于从事选调工作的优秀学生骨干,纳入人才储备计划。二是加强过程培养,每年选送优秀学生到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习实践,让学生了解基层、西部、艰苦地区的发展和需求状况,提升学生对基层公共服务水平的认知。每个选调省市都对应安排专人负责组织实施和指导,建立专门的服务QQ、微信群,对有意向的毕业生从报名、考试、体检、政审、签约开展全过程指导服务和答疑。三是强化能力培训,开设各种类型的选调政策解读、备考培训等,帮助学生系统深入了解政策要求,提升笔试、面试综合能力。同时与四川大学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合作,充分利用基地的优秀师资力量和课程体系,对已录取为基层选调生的应届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提升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助力事业起航。

(四)母校关爱伴一生,基层选调结硕果

学校多措并举,加强基层就业毕业生的关心关爱和激励表彰,出台《四川大学就业类奖助金评定及管理办法》,设立专项表彰和奖学金,鼓励和引导更多优秀毕业生投身基层,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学校每年为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开展“出征仪式”,邀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部代表参加,校领导出席仪式,为毕业生深情寄语并授予出征旗;校领导多次带队到基层回访并看望选调生,与各级党政机关建立长效联系,助力基层实践工作,鼓励和支持毕业生扎根基层,干事创业。

学校自推进实施“明远英才”选调生基层就业计划以来,坚持深耕细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定向选调省市数和录取人数逐年增长,定向选调生人数从2017届的123人增加到2021届的877人及2022届685人,累计培养输送选调生超过3000人,分布在四川省、贵州省、重庆市、江苏省、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陕西省等29个省、市、自治区。

四、选调生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思考

综合相关工作探索和兄弟高校的调研,目前高校选调工作在教育引导、培育体系、服务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引导不充分。近年来,受疫情、经济等多重因素影响,学生“求稳”心态日益突出,部分学生盲目选择选调生作为职业方向,甚至放弃其他就业机会。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在指导学生参加选调招录方面的教育引导不充分,使得学生在思想上对基层工作认识不足、历练不够,选择不够理性。二是培育体系不完善。学校内部各部门及与地方组织部门之间工作衔接不顺畅,在宣传组织、培养选拔、实践服务等方面的统筹联动不到位,针对性师资力量投入不足,紧密对标新形势下从中央到各省、地区对于选调生的实际需求和基本条件,高校教务、学工等部门有目的、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培养体系不够完善,导致选调生工作能力、职业素养、成长成才等方面优势不够突出。三是服务保障不健全。高校对于选调生群体工作后的成长发展情况及时跟进不够,选调生反馈链条不全、机制不完整,与地方政府组织部门后续的沟通调研不够,对于选调生就业服务保障工作经验规律总结不充分,服务选调生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机制、结果反馈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1.坚持思想政治铸魂,增强就业育人实效

一是强化就业宣传教育引导,全面精准宣讲政策,引导学生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紧密结合,把个人的成长置身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树立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就业观,通过关口前移、靶向引育、家校联动等方式教育引导学生保持平实之心,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客观理性进行职业选择,减少非理性“慢就业”学生人数;二是健全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水平、贯通式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开展分阶段、分类型、分层次的精细化指导与服务,帮助有志于到基层建功立业的学生早规划、早行动。

2.优化选调生选拔培养路径,强化精准滴灌赋能

一是开展选调生“预选拔”工作,统筹开展线上线下模块化选调生培训,搭建学生干部成长平台,提升选调工作胜任力;二是运用好“考前”“入职前”的黄金期,主动对接地方党政部门,积极鼓励、引导学生深入基层实地调研、实习、实践,促进学生尽早了解基层工作,加快适应基层工作的能力;三是建议地方组织部门适当拓展选调生专业要求,扩大招录专业范围,进一步畅通基层选调渠道。

3.完善跟踪反馈机制,助力选调生职业发展

一是健全选调生职业发展跟踪及反馈机制,持续开展对选调生以及选调单位的中长期跟踪调查,将基层需要、单位需求、个人成长反馈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为学校有针对性地优化学科专业建设、提高选调生选拔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二是深入挖掘校友资源,提升朋辈教育效能,加大选调生工作合力,联络校友会、地方校友加强对选调生到岗就职后的关怀与支持,营造鼓励支持毕业生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良好氛围;三是高校与各级组织部门加强交流联系,定期走访交流,在选调生与学校间搭建更为便捷的沟通平台,为选调生的继续学习和能力提升提供帮助,为选调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常态化、持续化的支持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选调生工作的意见(组通字〔2018〕17号)[Z].2018.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6〕79号)[Z].2016.

[3]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工作的通知(组通字[2000]3号[Z].2000.

[4]罗东春,童文胜,朱虹,张宇.引导优秀高校学生从事选调生工作的路径分析——以某学院为例[J].大学教育,2022(9):287-290.

[5]施祺方,孙艳燕.地方高校选调生工作的探索与思考——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469-474.

[6]邵頔,陈梦涛,高士晶.“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研究生的选调意愿、区域选择及其影响因素[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12):47-55.

[7]孙晓萌.清北毕业生扎堆考选调[J].中国经济周刊,2022(8):104-107.

[8]薛博文.我国选调生工作精细化问题研究——基于经典扎根理论[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1,36(2):8-17.

[9]汪卫平,牛新春,郑雅君.为什么要去做定向选调生?——基于某“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的质性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0(8):78-84.

[10]孙幼波,王嘉忆,曹野.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方式探索——以选调生工作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2):33-34.

[11]周琪.优化高校选调生就业服务工作机制与对策研究——以W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19):34-40.

[12]萧鸣政,卢亮,王延涛.选调生政策及其实施效果[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2):18-30,

187-188.

[13]光明日报.名校毕业生“选调热”折射就业新态势.[EB/OL].(2022-03-21)https://m.gmw.cn/2022-03/21/content_1302856277.htm.

[14]新华网.北大2021届选调生出征!选调生人数首次突破800人.[EB/OL].(2021-06-26)http://m.xinhuanet.com/bj/2021-06/26/c_1127599673.htm.

[15]马俊云,牟玉荣,廖常规.大学生村官就业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16]常远建.让好苗子在乡村热土茁壮成长[J].宁波通讯,2020.

[17]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法规司.2017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汇编[Z].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8.10.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due.cn/jiuye/3232.html

(0)
admin的头像admin
上一篇 2023 年 9 月 2 日
下一篇 2023 年 9 月 2 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