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就业》|| 苏春海,胡建平,霍亚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模式设计的变量、过程和原则

【作者简介】

苏春海,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胡建平,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测量与统计,就业创业研究;

霍亚丽,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课程信息化研究。

【摘 要】

完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模式设计有益于提高课程的建设成效。本研究认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模式设计的变量包括观念变量(教育观、生涯理论观)、环境变量(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和学校定位)和条件变量(社会资源、学校条件和学生状况);将课程模式设计过程分为三步:确立目标理念、设计课程结构和配备支持系统;并总结课程模式设计五项原则:规划系统性、师资多元化、课程整合型、教学前置性、资源联动式。

【关键词】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课程模式;课程模式设计

【文本引用】

苏春海,胡建平,霍亚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模式设计的变量、过程和原则[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3(04):24-29

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对于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有着重要意义。就业指导课程最早开设于西方国家,以生涯发展与规划理论为支撑。国内高校在借鉴西方经验进行课程建设时,往往在理论本土化、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效果评价、学生重视度等方面遭遇困境。为了更好地实现该课程的价值,有必要综合考虑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环境等多方因素,对课程模式的设计变量、设计过程和设计原则分别进行阐述,以期为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提供可操作性建议,提升就业指导课程的实践水平。

一、就业指导课程模式设计变量定义

(一)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观念变量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设计观念变量包括教育观和生涯理论观。

1.教育观

教育观是关于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基本观念体系,包括对教育本质、目的、功能、体制、内容、方法、教师和学生等方面的基本看法。良好的教育观将对就业指导课程模式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育观首先是贯彻“三全育人”理念。三全育人是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就业指导课程已越来越从纯粹的生涯发展、职业指导向与思政教育融合过渡,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就业指导中与职业相关的内容涉及人文影响而带来的大学生自我管理提升,其对学生在校思想发展、学风促进、心理健康等均产生重要影响。一些高校已逐步将就业指导课程融入思政育人体系,结合学校行业背景,开展专业对应职业的榜样学习活动、生涯探索,引导学生在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开展学业与职业规划。另一方面,就业指导与“三全育人”理念的融合,可以更好地实现其与专业培养全过程的结合。[1][2]就业指导的有效性需要长期的浸润与影响,让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不断深化对自身、专业、职业、社会的认知,能更好地提升就业指导效果。

高校就业指导课教育观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其将教育和人的幸福、自由、尊严与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以人文精神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首先是课程设计要立足学生的需求。应聚焦学生生涯发展的最薄弱环节——对社会、职业、自身缺乏了解,重视学生的职业探索,加强学生的社会生活体验。其次是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加强教学互动,[3]树立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相长的观念,引入“体验式”教学、[4]导师制教学、[5]信息化教学等教学模式。[6]

2.生涯理论观

生涯理论观是基于系统、扎实的生涯理论基础,并将生涯相关理论运用于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者和一线教师对生涯理论的掌握与了解程度直接影响了课程的实施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生涯理论的理解:第一,提升职业探索动力。职业发展教育最大的瓶颈在于学生对真实职业的了解与洞察不够。因此要花大力气让学生愿意主动探索,张开眼睛去看世界,唤醒他们主动求知、走近职业。第二,学习如何做决策。个体的职业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从小到大不断做选择的过程,因此如何做选择是生涯教育中一个重要议题。教会学生做选择的思路,提升他们做选择的能力,是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第三,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生涯规划不仅是要思考“我是谁”“我可能适合什么”,更要考虑“外部世界怎样”“它们可能需要什么”,“我如何面对这些变化”,甚至要考虑“我可以做点什么来创造变化”,强调人是可以变化的、可以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变得更好。因此,如何适应环境、应对变化,也是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第四,加强专业认同度。不论是怎样的职业道路,都要回到学生当下的学习与生活中。所以理想的生涯引导要回归专业学习、回归大学生活。基于此,就业指导课程中关于职业世界的探索,应该由专业延伸出去,应探索专业所对应的职业与行业状况,回到专业学习计划,提升专业认同度。第五,培育正确的劳动观。职业本身不是目标,职业成功更不是,而追寻以职业为核心的更有意义和价值的生存方式,是该课程需要与学生讨论的。通过职业意义、工作价值的讲解,帮助学生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观念。

(二)环境变量

就业指导课程模式设计的环境变量包括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和学校定位三方面。

1.社会环境

社会需求是学校确立发展目标、改进课程的重要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意识形态,对学生发展提出了不同要求,比如现阶段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要加强对国情、省情、各地市情况的分析,从宏观角度理清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在新时代可以发挥的作用。课程内容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首先是国家和社会人才需要的趋势。就业是民生,因此就业指导类课程要促进学生个体与国家、社会的融合。而国家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势是指导就业课程设计的最高纲领。其次是未来职业的变化规律。要鼓励学生探索职业,分析职业的发展方向,提高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2.文化传统

与人有关的命题,离不开其所处的文化与社会环境。根植于西方的就业指导,进入中国也必然面临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要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国情,将其建设为与中国社会背景相适应、能体现时代发展新要求的课程体系。因此,课程设计者们一方面可以邀请中国哲学、文学等学科教授一起研讨交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适合中国学生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需要把握新发展理念,在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的背景下,引领大学生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3.学校定位

大学各类课程的开设,都是服务于学校的人才培养需要。就业指导课程,更应该充分考虑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导向,在大方向下进行规划设计。不同层次、不同行业背景高校,课程设置重点与课时均有所不同。受限于大学课程规模,就业指导课程的学时、影响力提高是比较困难的,仅依靠独立于专业课以外的几门课程去唤醒学生的职业探索兴趣,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结合学校定位方面,可以考虑从专业建设的角度出发,强调大学初期即开展生涯发展教育,[7]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理念、将就业指导贯穿整个培养过程。[8]通过教研主任、学科带头人将生涯发展的理念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通过他们将专业的发展前景、职业的状况传授给在校生,从而提高课程的针对性、渗透性和学习积极性。

(三)条件变量

就业指导课程模式设计的条件变量包括社会资源、学校条件和学生状况三个方面。

1.社会资源

就业指导作为必修课程开设后,必然面临着资源建设问题。除了借助校外就业指导课程的线上教学资源,如中国大学MOOC上的就业创业类在线课程,更为重要的是支撑学生生涯探索的社会资源建设。这涉及政府资源、雇主资源与校友资源三个方面。政府资源包括就业政策、产业发展规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信息资源等内容。雇主资源直接对接学生就业渠道,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职业视野。一些高校通过邀请雇主人力资源经理参与课程建设的方式,也起到了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出于群体身份的认同,大学生更容易被校友经历所影响。有效拓展校友资源,一方面可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可激发学生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学习动力。

2.学校条件

充分考虑学校的教学条件与资源,基于不同的办学层次、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如网络环境、实践环境;支持条件,如领导重视程度、活动支持、资金支持;人员条件,如授课教师主体特征、流动性;学科特色,如优势学科、发展方向。相较于本科院校来说,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科设置更为聚焦,应对市场变化与社会需求的节奏更快,因而设置独立的就业指导课程教研机构的比例高于本科院校。但受限于师资力量,高职高专院校往往在队伍的多元化、稳定性上不及本科院校。

3.学生状况

伴随着社会进步与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就业指导课程需要关注学生状况,基于本校学生特点与职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重点地分析与讲授,提高课程的精准化。不同专业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需求也存在差异,且在学习中会呈现不同的状态。根据高校的反馈发现:航空航天、医学等职业目标明确的专业,在就业指导中更容易关注到自身特质与专业对应职业的联系;而经管、文史类职业迁移性强的专业,在就业指导中要着重培养通用职业能力,及早帮助其建立生涯意识,做好职业探索,进而设计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业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类型高校的目标定位不同、育人理念也各有侧重,因此模式设计的变量要根据高校类型的不同而变化。

二、就业指导课程模式设计过程

(一)确立目标理念

课程目标设计需在掌握课程设计三类变量的基础上开展,设立明确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是做好顶层设计的关键任务。课程理念一方面是对教育有清晰的认识,从激发学生兴趣的角度去设计课程、实施教学;另一方面是对生涯理论前沿的理解,唤醒自我认知、找寻生存的方式。课程目标要以契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服务于专业建设,立足于本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具体来看,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通过学习,帮助学生合理实施职业规划、助力求职;二是学习就业指导理念、掌握助己方法;三是通过学习,建立发展概念、产生发展意识。

(二)设计课程结构

就业指导课程结构包括课程内容、课程安排、授课对象等方面。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生涯规划、创新创业与求职指导三个方面。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已有独立的课程要求和教研体系,这里主要探讨生涯规划和求职指导。就业指导课程一般包含这些模块:了解职业的意义、了解自己、了解职场环境、职业决策、适应变化、就业准备、就业形势与趋势和求职技巧(简历与面试)。课程内容的建设要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加强学生体验、感受和探究。课程难度上,考虑课时并不充裕,要适当加大作业难度,提高学生的课外时间投入。

在课程安排上,建议将相关内容适时融入专业培养的全过程。对于大一新生,丰富生活体验至关重要。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通过建立完整的自我和世界,确立生活的兴趣和目标。要与专业课教师配合,在建立专业概念、介绍专业发展前沿的课程中,融入专业与职业的对接、本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和求职情况等知识,让学生将专业与职业建立联系,从而对未来的生涯发展有所思考。大一、大二期间,课程安排可以尝试与社会实践、实习活动相结合,鼓励学生去分析就业形势、探索不同行业的发展情况,剖析不同类型单位的职场环境、任职要求及招聘规律,对标找差进一步确立努力方向。而求职技能辅导部分,则应在求职应聘前夕加以讲授和实践。

授课对象要全面考虑各学历层次的大学生,特别要考虑研究生群体的需求。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大量的本科生直接升学深造,本科阶段并没有接受(或重视)过相关的就业指导,研究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同时,可以将求职技巧指导课程根据招聘信息收集筛选、简历制作、笔试能力、面试技能等进行拆分,设置成选修课,供学生自主选择。一些高校还针对不同就业意向的大学生设置了不同的指导课程,如考研辅导、考公辅导等等。

(三)配备支持系统

课程支持系统包括教研室、教师队伍、课程教材、教学设施、实习单位、教学资源、图书资料、课程评价等诸多内容。支持系统要注重积累,特别是大数据的分析应用。通过建立各专业就业信息库、用人单位资料库等信息系统,使就业数据在就业趋势分析、专业发展评估、精准化就业指导中发挥重要价值。而建立专门的课程教研室时,要特别注意与专业建设的融合问题。可以吸纳专业课教师作为课程研发成员,承担部分专业认知、职业认知、行业发展趋势的教学内容,实现就业指导与专业教学的有机整合。而针对了解自我、心理调适、求职技巧、职场特性等侧重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可以由教研室负责课程设计、教师培训、资源建设等工作。

三、就业指导课程模式设计原则

(一)规划系统性

就业指导课程模式设计,越来越开始摆脱单一的课程本位,而是要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三全育人”的体系中综合考量。思考其与宏观政治、经济环境、学校办学特点的联结,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服务于专业学习、学生管理等诸多方面。要在课程的教育理念、功能定位上加强研究,提高课程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架构,达到与人才培养体系的充分融合。此外,课程模式设计要突出校本化,结合学校外部环境、师资力量、生源特点、专业特色进行。

(二)师资多元化

就业指导课程模式设计,越来越强调课程设计者对包括生涯理论、创新创业理论、中国文化在内的诸多理论、知识的熟悉、理解与运用。除此之外,还要求课程设计者具备跨学科理念,吸取各学科所长,综合运用于课程设计。因此,课程研发团队与一线教师队伍的多元化更能满足课程开发的需要。

(三)课程整合型

就业本身就与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有密切联系。就业指导课程关乎人的成长发展,如果仅仅依靠大学期间几十个学时的课程,其效果毕竟有限。目前,各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设计往往着重于知识、能力的培养,将道德情操、价值观、兴趣志向等方面的培养单设公共课程,造成大学生对不同课程的区别重视。然而,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在于立德树人,两方面缺一不可,将就业指导中的一些知识点与相关公共课程、专业课程相整合非常必要。

(四)教学前置性

就业指导内容前置将为学生实施职业探索、开展学业规划留下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在大学低年级开设有助于帮助学生尽早解决困惑与迷茫,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对于提高大学期间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都大有裨益。需要注意的是,为提高学生的重视度,课程内容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加大课外学习时间投入,树立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相长的观念。

(五)资源联动式

就业指导课程若要产生效果,绝非单一的课程授课那么简单,而是要包括各种资源在内的课程支持。在校大学生缺乏相应的社会资源,需要借助学校的资源建设拓宽实习实践渠道,以提升其生涯探索、创新创业实践的效果。借鉴国外高校的经验,在课程以外还需设置相应的咨询服务中心,满足学生个性化辅导需要。

参考文献:

[1]雷培梁,连莲.英国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经验探讨[J].复旦教育论坛,2009(6):72-75.

[2]汪霞,崔映芬.将学生可雇佣性培养融入课程:英国经验[J].高等教育研究,2011(3):99-106.

[3]褚必海.初议江苏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现状[J].江苏社会科学,2010(S1):159-161.

[4]谢珊,马强,陈丽冰.“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就业指导课中的运用[J].高教探索,2007(3):78-80.

[5]尹娟.导师制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高教,2011(1):120-121.

[6]隋海瑞.论创新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248-249.

[7]何苗,张静,宇业力.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定位研究——来自南京市五所重点大学的调查报告[J].高教探索,2007(6):118-122.

[8]程肇基.大学生就业指导切莫误导[J].中国高等教育,2004(6):16-17.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due.cn/jiuye/3174.html

(0)
admin的头像admin
上一篇 2023 年 5 月 10 日
下一篇 2023 年 5 月 10 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