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就业》|| 胡建平,沈宝华:江苏高校省内生源的师范类本科生就业流动分析

【作者简介】

胡建平,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测量与统计,大学生就业创业;

沈宝华,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

【摘要】

基于江苏高校2021届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以“市”作为流动的基本单位,分析江苏高校省内生源的师范类本科生在本省就业流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近八成省内生源的师范类本科生在省内发生跨区域就业流动行为。新一线和二线城市是吸纳师范类本科生的主要阵地,留才引才优势明显,其中尤以南京和苏州为代表。三线城市面临留才引才难题,流入流出比值远远小于1,呈现明显的人才流动“顺差”。在分析就业流动影响因素时发现,人口统计学特征、家庭、学校和地区经济均对就业流动产生显著影响。为促进师范类本科生合理流动,可以从提升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加大师范生就业优惠政策、完善地方留才引才机制等角度制定相关措施。

【关键词】

江苏高校;省内生源;师范类本科生;本省就业流动

【文本引用】

胡建平,沈宝华.江苏高校省内生源的师范类本科生就业流动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3(1):30-37

一、问题提出

由于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学校毕业生出现就业结构失衡、人才供给和市场需求不相匹配的现象。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就业属于人才资源的初次配置,推动其在地区间的合理分配与良性流动,对实现人力资源合理使用、区域间统筹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师范生这一特殊群体是教师队伍的第一来源,其就业去向关乎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为了促进师范生的有序流动,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有关部门先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国办发[2015]43号)、《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教师[2018]2号)等文件,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各项部署和要求,并推动实施农村教师定向培养,吸引优秀的师范生任教。在这一背景下,当前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仍存在“下不去、留不住”的局面,师范生就业地区流动仍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对师范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流动行为进行深入研究。

二、文献综述

针对毕业生跨地区的流动行为,菲戈安(Faggian)等通过对大规模学生在家庭所在地、院校所在地和工作所在地之间的流动行为进行研究,将就学流动与就业流动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使毕业生流动形态更加完整。[1]岳昌君等以城市流动为一个单元,通过描述性统计与回归分析相结合,揭示了毕业生的流动类型分布规律,研究了影响城际流动的变量,分析了不同流动类型下就业流动的收益与成本。[2]徐宁聚焦低收入家庭毕业生这一群体,从流动现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揭示低收入家庭毕业生的就业流动规律。[3]张舒等基于全日制教育硕士调查数据,分析了该群体在城市级别方面的流动情况。[4]郑育琛以社会性别理论和推拉理论为分析框架,指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5]李君君以来自东、中、西部的农村籍高校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制度、教育、家庭背景和地区经济等因素对就业流动的影响。[6]

以往研究更多关注全体高校毕业生跨省份、跨城市的就业流动现状、影响因素等方面,对于师范生这一群体的毕业动态关注较少,其主要聚焦在回乡执教意愿调查、[7]高校师范生基层就业问题及对策、[8]师范生定向培养等方面。[9]然而,针对师范生在区域尺度上的就业流动研究尚缺乏。因此,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对2021届省内生源的师范类本科生就业流动展开系统性分析。

三、数据来源

本文分析所用的高校毕业生个体数据来源于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面向江苏高校2021届毕业生进行的抽样调查(以下简称:江苏招就“江苏省2021届毕业生就业调查”)。本研究旨在分析江苏高校省内生源的师范类本科生在本省范围内的跨区域就业流动行为。据此,按照表1所示条件进行研究对象筛选,最终符合条件的样本共计6886人。此外,研究所涉及的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城市类型划分来源于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2021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江苏省新一线城市包括南京市、苏州市,二线城市包括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徐州市,三线城市包括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淮安市、宿迁市、盐城市、连云港市。

表1 研究对象筛选条件

《中国大学生就业》|| 胡建平,沈宝华:江苏高校省内生源的师范类本科生就业流动分析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省内生源的师范类本科生在本省就业流动现状分析

1. 师范类本科生在本省的就业流动情况

为了直观反映江苏高校省内生源的师范类本科生在本省的就业流动情况,对毕业生家庭所在地、院校所在地和就业所在地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系统性地探究师范类本科生的生源地、求学和就业城市的分布规律,具体分析结果见表2。

(1)家庭和学校所在地对比分析

家庭所在地为新一线城市的师范类本科生选择在同类型城市求学的比例为48.55%,其流向二、三线城市求学比例分别为13.56%和37.89%。家庭所在地为二线城市的师范类本科生在省内不同类型城市求学的分布较为均衡。家庭所在地为三线城市的师范类本科生选择在同类型城市求学的比例为49.80%,同时有30.67%的师范生流向新一线城市。总体来看,师范类本科生倾向于选择和家庭所在地同类型的城市就读,且家庭所在地城市类型越高,选择在新一线城市就读的可能性越大。

表2 江苏高校省内生源的师范类本科生家庭所在地、学校所在地及就业所在地交叉分析结果

《中国大学生就业》|| 胡建平,沈宝华:江苏高校省内生源的师范类本科生就业流动分析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2)家庭和就业所在地对比分析

江苏高校省内生源的师范类本科生选择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最高,达到39.34%,可见南京市和苏州市是就业的主要城市,而选择二、三线城市就业的比例分别为30.12%和30.54%。可见,城市类型对学生就业的选择具有一定影响。更进一步地,家庭所在地为新一线城市的师范类本科生主要选择同类型城市就业,占比为94.64%,流向二、三线城市的比例分别为4.02%和1.34%。家庭所在地为二、三线城市的师范类本科生留在同类型城市就业比例分别为78.54%、65.67%,且三线城市流向更高类型城市就业的情况更为突出,流动比率为34.33%。

(3)学校和就业所在地对比分析

学校所在地为新一线和二线城市留才的磁力更高,比例分别为55.24%、50.16%。学校所在地为三线城市的师范类本科生选择在同类型城市就业的比例为40.34%,流向新一线城市的比例为33.69%。

2. 省内城市人才流入或流出情况

为直观反映省内城市人才流入或流出的情况,本文引入“流入流出比”这一概念(流入流出比=外地生源在该地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本地在异地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据此计算相应的结果如表3,其不同数值所代表的含义为:流入流出比值若大于1,则外地生源在该地就业的人数要大于本地生源在外地就业的人数;若比值小于1,则说明外地生源在该地就业的人数小于该地区流失的人数;若比值等于1,则说明该地区流入与流出的毕业生人数相同。从表3可以看出,新一线城市流入流出比值远远超过二线和三线城市,反应了新一线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师范类本科生有很强的吸纳能力。

表3  江苏高校省内师范类本科生源流入流出比值

《中国大学生就业》|| 胡建平,沈宝华:江苏高校省内生源的师范类本科生就业流动分析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3. 师范类本科生在本省流动类型分布情况

为进一步研究师范类本科生在本省的流动情况,本文借鉴学者菲戈安对大学生流动的分类方法,根据家庭所在地、学校所在地以及就业所在地的组合情况分为五种流动类型,具体的释义如表4所示。

表4 菲戈安五种流动类型

《中国大学生就业》|| 胡建平,沈宝华:江苏高校省内生源的师范类本科生就业流动分析

备注:A、B、C 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地方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本文以“市”作为流动的基本单位,将省内生源的师范类本科生在省内的跨市流动分为不流动、返回流动、前期流动、后期流动、继续流动五种类型,同时按照师范类本科生家庭所在城市类型统计不同流动类型分布情况,具体比例如表5所示。

表5  省内师范类本科生源选择在省内就业的流动类型分布情况

《中国大学生就业》|| 胡建平,沈宝华:江苏高校省内生源的师范类本科生就业流动分析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从表5可知,总体上省内生源的师范类本科生有78.27%在求学或就业的过程中发生了城际流动,其中返回流动的师范类本科生占比较高,比例为49.96%,说明师范类本科生大多选择返乡就业。前期流动、后期流动、继续流动的师范生占比分别7.55%、2.90%、17.86%。从师范类本科生家庭所在地来看,返回流动和不流动的比例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家庭所在地为新一线城市的师范类本科生在本地就业的比例达到92.74%,其中不流动的比例为32.70%,返回流动的比例为60.04%。家庭所在地为二线城市的师范类本科生在本地就业的比例达到72.54%,其中不流动的比例为21.08%,返回流动的比例为51.46%。家庭所在地为三线城市的师范类本科生在本地就业的比例达到58.37%,有四成左右的师范类本科生选择离开本土就业。综上,对比新一线和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对师范类本科生的留才吸引力较低。

4. 不同流动模式师范类本科生的就业城市偏好

表6列举了不同流动模式师范类本科生的就业城市偏好,具体而言,省内生源的师范类本科生就业城市排在前三的城市为苏州市、南京市和南通市,三市占比之和为49.24%。从五种流动类型来看,新一线和二线城市仍是师范生就业城市的主要选择,可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师范类本科生就业城市选择的重要因素。从各流动类型排名前六的城市来看,宿迁市、淮安市、盐城市等三线城市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二)省内生源的师范类本科生就业流动影响因素分析

1. 影响因素相关变量

依据学者菲戈安对就业流动类型的划分,本文以师范类本科生的五种流动模式为因变量,将继续流动、返回流动、前期流动、后期流动和不流动分别赋值“1,2,3,4,5”,其中不流动为对照组。将师范类本科生城市就业流动的影响因素归结为四个方面:人口统计学特征、家庭背景、学校背景、地区经济,所涉及到的具体变量说明如表7所示。

表6  五种流动类型下师范类本科生的就业城市偏好

《中国大学生就业》|| 胡建平,沈宝华:江苏高校省内生源的师范类本科生就业流动分析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表7  影响因素所涉及变量的定义及说明

《中国大学生就业》|| 胡建平,沈宝华:江苏高校省内生源的师范类本科生就业流动分析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2. 回归分析模型

由于因变量为五分类变量,因此本研究选取多元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具体回归模型如下:

《中国大学生就业》|| 胡建平,沈宝华:江苏高校省内生源的师范类本科生就业流动分析

3. 回归分析结果

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获取了江苏高校省内生源的师范类本科生在本省就业流动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结果,具体如表8所示,分别从人口统计学特征、家庭背景、学校背景和地区经济四方面因素展开剖析。

从人口统计学特征因素来看,性别、户籍类型、家庭所在地城市类型、定岗月薪都对师范类本科生的就业流动具有显著的影响。与女性相比,男性更倾向于发生前期流动,且统计显著性水平达到5%。而女性继续流动达到了比较显著的水平(p<0.05)。与乡镇户口的师范类本科生相比,地级市户口的师范类本科生更倾向于发生继续流动、返回流动和后期流动;县级市户口的师范类本科生更倾向于选择继续流动、返回流动和前期流动。

表8  师范类本科生本省就业流动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

《中国大学生就业》|| 胡建平,沈宝华:江苏高校省内生源的师范类本科生就业流动分析

备注:***、**、*分别表示统计显著性水平达到1%、5%、10%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与家庭所在地为新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师范类本科生相比,三线城市的师范生发生就业流动的倾向性更强。师范类本科生的定岗月薪对继续流动具有显著的正效应。

从家庭背景因素来看,父母学历和家庭经济情况对师范类本科生的就业流动呈现显著的影响。与父母学历为大专和本科学历相比,父母为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师范类本科生更倾向于继续流动和前期流动。与在校月生活费在1000元以下的师范类本科生相比,月生活费在1000-2000元的师范生发生继续流动、返回流动、前期流动的倾向性更强,月生活费在2000-3000元的师范生继续流动、返回流动的倾向性更强,月生活费在3000-5000元的师范生更倾向于选择返回流动。

从学校背景因素来看,学校类型和所在城市类型对师范类本科生的流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参照,普通公办本科院校的师范类本科生继续流动、返回流动、前期流动的可能性均显著更低,民办本科的继续流动、返回流动可能性均显著更高,前期流动的可能性显著更低。与学校所在地为三线城市的师范类本科生相比,学校为新一线城市的师范类本科生继续流动、返回流动、后期流动的可能性均显著更低,前期流动的倾向性更高。学校为二线城市的师范生各个流动类型的可能性均显著更低。

从地区经济因素来看,家庭所在地人均GRP越低,师范类本科生更倾向于异地就业,继续流动、前期流动、后期流动的倾向性更强。同时,就业所在地人均GRP越高,发生异地就业的可能性更大。就业所在地第三产业产值占GRP的比重对返回流动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对前期流动具有显著的正效应。

五、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该研究通过对江苏高校2021届省内生源的师范类本科生在本省的就业流动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就业流动方向和比例的主要特点:一是近八成省内生源的师范类本科生在本省发生跨区域就业流动行为。新一线和二线城市是吸纳师范生的主要阵地,留才引才优势明显,其中尤以南京和苏州为代表。三线城市面临留才引才难题,流入流出比值远远小于1,本地生源在外地就业的人数远高于外地生源在该地就业的人数,呈现明显的人才流动“顺差”。二是就业流动类型与家庭所在地的城市类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返回流动和不流动的比例与家庭所在地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家庭所在地为新一线城市的师范生返回流动和不流动的比例之和高达92.74%。前期流动、后期流动、继续流动的比例与家庭所在地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

就业流动的影响因素归纳分析:一是省内生源的师范类本科生发生跨区域就业流动行为是人口统计学特征、家庭、学校和地区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整体来说,性别、户籍类型、家庭所在地的城市类型、定岗月薪、父(母)最高学历、是否为困难生、在校月生活费、学校类型、学校所在地的城市类型、家庭和就业所在地GRP等都对师范类本科生就业跨区域流动产生显著的影响。二是继续流动中,女性、地级/县级市户口、定岗月薪越高,学校类型为民办本科/独立学院、家庭所在地GRP越低、就业所在地GRP越高的师范类本科生,更倾向于继续流动。返回流动中,地级/县级市户口、学校类型为民办本科/独立学院的师范类本科生对返回流动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前期流动中,男性、县级市户口、学校所在地为新一线城市、家庭所在地GRP越低、就业所在地GRP越高的师范生,前期流动的倾向更显著。后期流动中,地级市户口、家庭所在地GRP越低、就业所在地GRP越高的师范生,后期流动的倾向更显著。

(二)对策建议

根据定量分析结果,为了更合理调控江苏高校省内生源的师范类本科生在本省的就业流动,建议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加强:

一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速度,提升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与城市人才吸引力息息相关。区域要充分抓住战略发展机遇,明确自身城市发展定位,盘活区域经济,激发区域发展新动能;要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打造出最具个性特色的城市独有品牌,利用城市名片效应,吸引更多优质的人才资源,以防人力资源外溢。

二是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加大师范生就业优惠政策。地方政府可根据本地的发展战略制定可行的留才引才政策,聚焦毕业生最为关心的户口、住房、就业扶持等实际需求上,促进毕业生和地方发展的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要继续做好乡村定向教师的定向培养与指导工作,健全师范生定向培养机制,探索免费培养、到岗退费、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多种方式开展师范生公费教育。要持续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并继续向经济较薄弱的城市倾斜,高质量高标准为中小学补充师资,重点补充农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

三是高校厚植师范生基层教育情怀,助力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高校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要强化对中小学教育现状的了解,开展乡村支教、中小学顶岗学习、返乡社会实践活动,注重优秀乡村教师等的榜样引领,培养学生扎根基层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高校可通过母校情节来形成师范生与城市之间的情感纽带,宣传城市部署和规划、经济社会发展动态、文化历史等,做好师范生与用人单位的对接联络工作,加强师范生对于城市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增强其在高校所在地的就业意愿和城市归属感。

参考文献:

[1]Faggian,A.,Mccann,P.,& Sheppard,S.Ananalysis of ethnic differences in UKgraduate migration behaviour[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6,40(2),461-471.

[2]岳昌君,邱文琪.高校毕业生城际流动的特征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9(3):88-104,189-190.

[3]徐宁.低收入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8.

[4]张舒,钟云华.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流动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生源地、院校地、就业地城市级别的实证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11-118,155.

[5]郑育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性别差异的调查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8(4):43-50,125.

[6]李君君.农村籍高校毕业生跨区域就业流动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20.

[7]江静.农村生源本科师范生回乡执教意愿调查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

[8]谢世琦,揭楷文.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现状及对策——以湖南文理学院师范生为例[J].学园,2018(35):37-38.

[9]李静美.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due.cn/jiuye/2965.html

(0)
admin的头像admin
上一篇 2023 年 8 月 11 日 上午10:16
下一篇 2023 年 8 月 11 日

相关推荐